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哈尔滨, 150030;
2 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哈尔滨, 150090;
3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环境学院, 南京, 210037;
4 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 哈尔滨, 150050;
*同等贡献作者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4 年, 第 12 卷, 第 8 篇 doi: 10.13271/j.mpb.012.000254
收稿日期: 2013年09月18日 接受日期: 2013年11月18日 发表日期: 2013年12月27日
2 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哈尔滨, 150090;
3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环境学院, 南京, 210037;
4 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 哈尔滨, 150050;
*同等贡献作者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4 年, 第 12 卷, 第 8 篇 doi: 10.13271/j.mpb.012.000254
收稿日期: 2013年09月18日 接受日期: 2013年11月18日 发表日期: 2013年12月27日
© 2014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的数字优先出版(Online Publishing in Advance)论文,如果需要下载阅读全文,请您订阅。
摘要
以美国半矮杆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中国品系东农594为父本(♂)杂交,衍生的F2:12~F2:14含147个重组自交系,2007~2009年分别在3个环境下种植,测定收获大豆种子油分含量。采用Shukla法计算油分含量的遗传稳定性,将稳定性结果利用复合区间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分析。4个大豆油分稳定性QTL (sqOIL7-1, sqOIL8-1, sqOIL15-1和sqOIL12-1)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他们分别位于连锁群D1a、D1b、J和 G上,贡献率分别为5.33%、14.61%、5.83%和5.37%。混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4对上位性QTL,贡献率分别为 5.65%、 11.42%、15.19%和18.32%。研究结果对大豆油分含量重要基因的挖掘及油分相关性状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油分;QTL;稳定性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